由上海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和浦东新区人民政府指导、国泰君安证券主办的“走向共同富裕的投资之道”——国泰君安2022年资本市场云端年会盛大开幕。12月1日,国泰君安机构与交易业务线与财富管理业务线携手打造的“数字化与多交易策略的财富升级之道”分论坛火热进行,各业务领域负责人携手境内外机构重量级嘉宾,针对市场广泛关注的FICC大类资产配置、权益场外衍生品投资、基金绩效资产配置管理体系、跨境投资、碳金融交易等话题展开热烈的分享与交流。

本次论坛紧扣“共同富裕”的时代主题,焦资本市场热点话题,齐聚天下菁英,融汇各家之言,碰撞思想火花,把握资本市场大势,共建良好合作生态。
#从心出发,向善而行,数字化重塑零售业务新增长#
国泰君安数字金融部总经理毕志刚分享了国泰君安数字化转型重塑客户财富管理之旅的具体实践。毕志刚表示,现阶段金融科技迅猛发展,证券业已进入以科技驱动的商业模式创新生态化发展阶段,如何运用金融科技应用创新满足客户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真正回归帮助客户实现资产保值增值的“初心”,已成为业内普遍追寻的问题。
演讲纵观国内金融业数字化发展阶段,概览了行业数字化发展的整体趋势;从“客户、产品、队伍、渠道”四个维度,系统性阐述了国泰君安运用科技创新推进主要价值流数字化、重塑端到端客户旅程、堆栈式运营模式三大变革。未来,国泰君安始终坚持以客户为中心,以科技为驱动,积极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财富管理生态。
#构建1+N机构客户服务体系 打造机构客户业务新生态#
伴随着资本市场机构化、产品化、国际化的发展趋势,机构投资者数量剧增,在中国资本市场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机构客户业务也成为各头部券商必争之地。国泰君安机构客户部总经理刘敬东分享了国泰君安推出的“一站式、多领域、全生命周期”的综合金融服务体系,详细介绍了国泰君安“1+N”机构客户服务模式。
刘敬东表示,国泰君安始终秉持“以客户为中心”的发展理念,2021年公司整合机构与交易业务,成立机构与交易业务委员会,全新升级机构客户综合金融服务资源架构,推出“1+N”综合服务模式,进一步完善E&FICC产品体系。新模式下,国泰君安打通场内外、境内外服务场景,打造国内领先的机构客户综合金融服务商和卓越一流的金融资产交易商,为客户提供“一站式、多领域、全生命周期”的服务体验。
未来,国泰君安机构与交易业务将为机构客户配备1个综合销售经理和多个专业服务经理组成的“1+N”综合销售服务团队,满足各类机构客户基础性、增值性和专属性服务需求。
此外,国泰君安机构与交易业务将持续加大金融科技投入。全新升级“国泰君安·道合”平台,实现“研究”、“产品”、“交易”、“服务”全业务链线上化全覆盖,支持客户通过微信小程序、手机APP、电脑端、网页端、API接口五大渠道全面接入服务,打造一站式研究服务资讯、专业化业务与交易、全生命周期服务方案和开发者工具·开放金融平台等一系列线上化综合服务平台。
#守正出奇—中国FICC大类资产配置逻辑与实践#
当前,在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的背景下,随着国内资管行业净值化转型不断深入,客户对于低波动、稳收益、跨周期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大。国泰君安固定收益外汇商品部客需业务部负责人、董事总经理王焕舟从国内外大类资产过去十年的历史走势入手,从周期、时间与平衡的角度分析了大类资产配置的意义与价值。重点分享了国泰君安全天候指数及其挂钩的产品如何帮助客户跨越波动的实践情况,并介绍了国泰君安在FOF、公募REITs、ESG与双碳、全天候固收+等方面开展的大类资产配置新探索。
王焕舟表示,大类资产配置在海外有着较长的理论和实践基础,伴随着对认识风险与平衡风险方面的理解不断加深,原理与方法论经过了四次迭代,有效性也不断改进。同时,在大类资产配置的过程中要注意防范尾部风险,适时运用看跌期权、利率互换与信用衍生品等衍生工具和CTA策略,构建“反脆弱”组合。王焕舟还分享了对于2022年大类资产走势的展望。
未来,国泰君安固定收益外汇商品部客需业务部将在大类资产配置上继续新的探索,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和配置方法的迭代更新,以及更多策略和跨国别、跨市场资产的引入,大类资产相关产品将会进一步的丰富和有效,更好服务客户财富管理需求。
#新时代、新工具—权益场外衍生品助力投资和风险管理实践#
国泰君安机构与交易委员会委员、国泰君安金融控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浩介绍了场外衍生品业务近几年的行业趋势、发展现状、主要市场参与者等内容,重点分享了针对上市公司等企业、股票多头私募基金、量化私募基金等三类客户的境内外实践案例,覆盖企业和机构客户的主要需求场景和对应解决方案。
张浩表示,场外衍生品业务服务范围涵盖定增、股份回购、股东增持、股东减持、产业投资、资金理财等诸多方面,将与券商传统投行业务形成优势互补,未来发展前景可观。
国泰君安作为连续14年A类AA级券商,2018年8月凭借强大的综合实力于首批获得场外期权一级交易商资格。经过3年多的团队、制度与流程建设、交易定价和系统建设等内功修炼,已形成较为成熟的业务模式和服务链条,能够为企业、机构等主要客群提供包括投融资、融券、风险管理、理财、南北向跨境交易等定制化、综合化服务。2018年以来,国泰君安权益类场外衍生品业务规模和收入的年复合增长速度均超100%,迅速进入行业排名前列。
#资方服务点金石—绩效分析资产配置管理体系#
伴随2018年资管新规落地、刚兑松动,理财市场逐步完成净值化转型。面对市场上近万家私募管理人和策略风格迥异的私募产品,资方机构对专业化产品绩效分析服务的需求方兴未艾。国泰君安资产托管部总经理助理南翰仪介绍了国泰君安资产托管部基于专业能力和数据优势开发的实时绩效分析系统。
南翰仪表示,组合管理平台达到国内市场绩效评估系统先进水平,解决了不同客户在产品投资和资产配置上的多样化需求。其超强的内外部数据清洗解析能力,支持管理人在一套系统解决多数据源的痛点;行业首创的私募复权分析、基差损益分析维度,帮助还原管理人真实投资能力;产品组合汇总穿透分析助力管理人了解母基金各类资产的投资绩效和风险情况,从而避免资产配置过程中的“伪分散”现象;此外,还可根据管理人个性化需求定制的绩效分析报告,便于管理人向资金方进行展示。
未来,国泰君安资产托管部将始终以客户需求为导向,顺应市场及客户需求的不断变化,以科技创新推动业务发展,以买方视角的投前、投后一体化服务,做好资方的陪伴管家。
#资本市场双向开放,跨境投资迎来历史性机遇期#
当下,资本市场双向开放,上海全面建设国际化资管中心,双向跨境投资迎来了历史性的机遇期。国泰君安邀请元盛大中华区高级副总裁顾颖艺、安本私募基金管理(上海)有限公司总经理茅蓓丽、美世中国副总裁、财富和投资业务总经理温易明,与国泰君安海外机构客户部总经理郭中宝,国泰君安机构与交易委员会委员、国泰君安金融控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浩,国泰君安跨境固收投资负责人张佳慧与共同出席跨境投资圆桌论坛,共议双向跨境投资机会。
海外机构代表表示,中国的资本市场不仅规模庞大、流动性较强,而且与其他全球资产的关联度相对较低,再加上中国资本市场的加速开放使外资机构更容易进入中国市场,这对外资机构而言无疑是一个史无前例的机会。
作为国内历史最悠久、综合实力最强的证券公司之一,国泰君安在跨境投资领域发展迅猛,将继续致力于助力海外机构投资者通过不同方式投资中国资本市场,为我国金融开放做出更多贡献。
#双碳目标下,碳金融市场扬帆起航,绿色金融迎来全球大发展时代#
2021年,双碳目标确立,碳金融市场扬帆起航。碳交易制度作为一种市场化减排手段,将在碳资源分配和探索最优减排路径方面发挥核心作用。国泰君安邀请生态环境部国家气候战略中心战略规划部主任柴麒敏、上海能源交易所全国碳市场运营中心副主任臧奥乾、大唐碳资产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崔宇,与国泰君安固定收益外汇商品部新兴业务主管郭超、债务融资部债融二部行政负责人田野、固定收益外汇商品部碳金融业务负责人仝岩共同出席碳金融圆桌论坛,交流分享碳金融市场趋势、法规制度与业务案例。
出席圆桌论坛嘉宾分别就COP26谈判成果、未来全球碳金融市场发展、产业链变化及投资方向转变趋势进行了分析与总结。全国碳市场即将迎来交易高峰期,但由于法律法规不够健全,碳抵质押等融资业务发展尚受制约,目前相关法律法规已在火速推进中。相关企业对参与碳市场情况和规划进行了分享。
国泰君安债务融资部债融二部行政负责人田野、固定收益外汇商品部碳金融业务负责人仝岩等分别就国泰君安绿色债券业务、碳交易与碳金融业务进行了介绍与案例分享。国泰君安是行业内首批获得碳金融业务牌照资格、首家加入国际碳排放协会组织的券商,成功发行全国首单碳中和绿色科技创新债券,全国首单融资租赁类的碳中和ABS产品,碳交易规模在包括上海在内的多个试点区域名列前茅。未来,将着力提升“投资、融资、交易、跨境、风控”五大关键能力,构建证券行业全面领先的绿色投融资综合管理的服务体系,打造一流的绿色现代投资银行,力争成为证券行业助力碳市场发展、上海国际碳金融中心建设和践行碳达峰、碳中和的积极参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