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国家治理与国家安全”上海论坛在上海交大举行
由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国家安全研究院主办的第二届“国家治理与国家安全”上海论坛暨“国家安全体系与能力”学术研讨会27日在上海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40余名专家学者,围绕“国家治理与国家安全”这一跨学科主题展开了交流研讨。
在主旨演讲环节,中国政治学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华中师范大学政治学学部部长、资深教授徐勇围绕“夯实国家安全的社会基础”发表了看法。中国政治学会副会长、云南大学特聘教授周平,从国家安全问题治理的角度对我国民族领域风险防范问题进行了学理阐释。
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姜晓萍认为社会安全是国家安全的核心内容,要围绕社会稳定、人民安全和城市安全等关键场域,提升社会治理的韧性能力。
中国政治学会副会长、吉林大学行政学院教授张贤明的发言聚焦“基层治理现代化与国家安全”的关系,提出了“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是调整国家与社会关系,构建和谐稳定秩序的重中之重”的观点。
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特聘教授张明军围绕“党的先进性与国家安全能力”的关系,提出了“政治安全能力现代化是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的观点。
中国社会保障学会原副会长现任监事、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童星认为,应急管理的现代化包括应急观念、应急体系、应急能力和技术支撑的现代化。为此,推动应急管理体系与能力现代化建设应当从价值理念、组织结构、行动过程和物质技术四个方面着手,统筹发展与安全,努力建构赋能基层、促进集约和激发社会的应急管理体系,提升源头预防、跨界联动和学习改进能力,充分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
本次论坛下设四个平行分论坛,与会学者围绕着国家治理与国家安全的议题展开探讨。
在主旨演讲环节,中国政治学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华中师范大学政治学学部部长、资深教授徐勇围绕“夯实国家安全的社会基础”发表了看法。中国政治学会副会长、云南大学特聘教授周平,从国家安全问题治理的角度对我国民族领域风险防范问题进行了学理阐释。
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姜晓萍认为社会安全是国家安全的核心内容,要围绕社会稳定、人民安全和城市安全等关键场域,提升社会治理的韧性能力。
中国政治学会副会长、吉林大学行政学院教授张贤明的发言聚焦“基层治理现代化与国家安全”的关系,提出了“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是调整国家与社会关系,构建和谐稳定秩序的重中之重”的观点。
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特聘教授张明军围绕“党的先进性与国家安全能力”的关系,提出了“政治安全能力现代化是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的观点。
中国社会保障学会原副会长现任监事、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童星认为,应急管理的现代化包括应急观念、应急体系、应急能力和技术支撑的现代化。为此,推动应急管理体系与能力现代化建设应当从价值理念、组织结构、行动过程和物质技术四个方面着手,统筹发展与安全,努力建构赋能基层、促进集约和激发社会的应急管理体系,提升源头预防、跨界联动和学习改进能力,充分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
本次论坛下设四个平行分论坛,与会学者围绕着国家治理与国家安全的议题展开探讨。
上海交通大学国家安全研究院执行院长彭勃教授在总结发言中提出,本次大会专家学者从政治学、公共管理相关学科出发,呈现了了从政治与治理的角度推进国家安全体系与能力的生动图景。未来,上海交通大学国家安全研究院将继续深耕国家安全理论与实践研究,不断凝聚国家安全研究特色,踔厉奋发建设一流的科研资政高地,为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贡献智慧。
下一条:
奉贤区“好办服务”新增高频服务事项!